党建引领融情合力 育心培智互生共长 ——“党建引航心育”品牌项目
近年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工作,始终把培育建设党建工作品牌、凝练总结特色做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打造“党建引航心育”品牌项目,团结带领广大党员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实现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双向融合、共同提升。
党建引航心育”项目是集心理支持服务、知识科普宣传和心理活动赋能为一体的“党建+心育”实践项目。项目的主题旨在充分发挥党建和心育的优势,围绕师生心理状态及需求,在积极心态培育、情绪问题纾解、压力源梳理等方面进行心理疏导、知识科普和活动赋能。
依托“党建+五心五度”工作模式,即精心制定共育机制,体现心育速度;悉心做好排查预警,展现心育精度;齐心共促工作落实,争取心育效度;潜心做好保障服务,彰显心育力度;暖心做好宣传教育,传递心育温度,以此将党建与心育结合,使有心理温度的党建工作内容鲜活化,过程多样化,状态日常化,提升育人实效。项目坚持“从师生的需求出发,为师生的幸福护航”的宗旨,以营造有心理温度的党建文化氛围为使命担当,通过讲解心理应对和调试方法,回应师生的心理困惑和纠结焦虑,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让有心理关怀的党建工作成为师生调节心态的“稳定剂”,积极生活的“助推器”,问题应对的“解压阀”和倾诉心事的“暖心房”,是“党建引航心育”项目建设的目的。
党建引航心育”项目坚持“党史+心育”融合发展,重点打造“3+4+2”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坚持用心育品牌效应来拓展党建空间,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围绕心育品牌、创建内容等进行专题研究,召开党支部大会30余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次,着力构建心理特色优势明显、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坚持“党史+心育”融合发展,推出“见证党史,砥砺品格”系列推文,带领师生学习百年党史中的精神密码,感悟党性中的心理品质,打造春季学期“温心工程”,秋季学期“知心工程”两时段品牌,通过宣传赏析、素质提升、体验互动、沙龙培训、演绎实践等活动,实施具有“修心”环境熏陶,“养心”知识供给,“怡心”活动浸润,“触心”咨询疏导,“安心”制度护航的特色系统化心理关怀行动。举办“健康青春你我,献礼建党百年”的党史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结合党史榜样人物的心理品质进一步深化师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从思想上引导师生厚植爱国情怀,从行动上指导师生学史力行。
始终将服务师生放在首位,充分彰显心理关怀特色,把服务的理念引入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打造“3+4+2”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以“调研、普查”为基础的服务供给形式,以“测评、建档”为特色的服务重点内容,以“疏导、提升”为导向的服务专业支持“3”项服务,构建集心理评估建档、心理能力提升、心理疏导干预、心理数据分析“4”位一体的服务平台,推进机制保障和专业保障“2”项保障措施,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为师生服务发展前沿,引领广大党员将品牌亮出去、建出来。
党员教师近3年来开展心理测评近5万人次、宣讲心理知识普及1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深入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100余场,服务超2000人次。对重点关注师生形成“一人一案、一日一报”的心理台账,充分发挥支部书记、支委会、心理教师、心理委员、学生骨干联系作用,对需要帮助的师生进行“一对一”谈话,“点对点”帮扶。
构建了从入校到离校、从课内到课外、从在校到假期、从观念到实践的全过程心育机制。支部全体党员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师生心理育人水平的提高,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改进育人活动方式,推进育人工作创新,搭建起“教育教学、实践普及、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新时代心理育人体系,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暖心护航。
项目着力打造春季学期“温心工程”和秋季学期“知心工程”的两时段品牌;从实践上,充分发挥支部书记、支委会、心理教师、心理委员、学生骨干联系作用,对重点关注师生及时会商,形成“一人一案、一日一报”的心理台账,进行“一对一”谈话,“点对点”关怀帮扶。
项目平均每年进行心理支持服务1000余次,发布主题推文500余篇,组织线上线下活动近360场次,有近万名师生接受服务并从中受益。通过多形式、高效率、高质量的心理支持服务,该项目已逐渐连接师生的指尖,走进师生的心间,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吸引力、更贴近师生生活,在心育的感召下更好地发挥党建的引领带动作用
“党建引航心育”项目是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精心打造的内容鲜活化,过程多样化有心理温度的特色党建项目,“党建引航心育”项目荣获“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开展的工作被《人民网》、《吉林教育》等媒体宣传报道,依托项目开展的朋辈心育工作获省高校朋辈心理特色项目“一等奖”,工作案例获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优秀案例“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