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东北中俄货币冲突研究
由于沙俄一贯坚持领土扩张,沙俄将扩张的目标指向中国的东北。鸦片战争之后,沙俄占领中国北部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侵略野心更加膨胀。
19世纪末,沙俄对中国主要采取了所谓的“和平方式”来进行侵略,通过设立华俄道胜银行和修筑中东铁路来进行金融渗透,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甲午战争之后,沙俄利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骗取了清政府的信任,设立了华俄道胜银行,并在东北设立许多分支机构。华俄道胜银行利用东北地方金融混乱,发行的羌贴逐渐控制北满金融,并利用中东铁路向南满渗透。
华俄道胜银行通过发行的羌贴对东北进行金融渗透,掠夺东北民众财富,使商民困苦不堪。为制止羌贴对东北金融进行渗透,东北地方当局极力抵抗,开始铸造银元并发行银钱兑换券,可是由于国家主权沦丧,统治腐朽,滥发货币,最终导致东北地方当局在中俄货币冲突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