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2013年度校内十件大事评选结果

作者:| 文章来源: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14-01-08 | 阅读次数:

各单位(部门):

为集中宣传展示学校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各单位(部门)申报、初选委员会初选、各单位(部门)教职工投票等评选程序,产生了我校2013年度十件大事。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1.完成新校区选址工作。2012年9月,学校重新启动新校区选址工作。由校领导小组亲自带队先后考察9个市、区,经过近百次实地踏查和充分论证,2013年3月拟选定在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新校区;2013年7月8日,学校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表决并全票通过《学校在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新校区的议案》;2013年7月26日,学校与九台市人民政府签订新校区建设项目协议;2013年11月29日,我校召开新校区总体规划概念设计方案征集说明会,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七家设计单位参加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新校区建设已进入报建阶段。

2.举办了恢复建校35周年纪念活动。2013年9月25日,我校召开了恢复建校35周年纪念大会、举办了“同铸辉煌路 共圆金院梦”文艺汇演、召开了“原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并以此为契机首次整理编纂了校史,开办了“金专大讲堂”,邀请6名省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交流,正式注册成立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友会”,组建了吉林、四平、辽源、松原、通化、白山、白城、延边、安徽、山东、新疆、四川、宁夏等13个地区校友分会,开通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友网”,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搭建学术研究的平台、办学治校交流的平台、校友及行属院校合作交流的平台和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台,实现了“弘扬文化、塑造精神、凝聚力量、强化内涵”的工作目标。

3.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展示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史馆正式开馆。经学校申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长春市文广新局论证,我校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建设项目获批,并加入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盟。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展示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史馆于2013年9月24日举行开馆仪式,成为支撑金融实践教学、传播金融文化、普及校史知识、展示学校形象的新平台。

4.提升了科研服务吉林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能力。2013年,我校协助省金融办举办“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专题调研”,参加了“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专题调研”,会同吉林省金融办起草了《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五年工作规划》,组织召开了由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省银监局参加的“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五年工作规划”交流座谈会,为规划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服务吉林省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

5.深入推进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改革,加强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2013年,学校制定了《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对现有人员和岗位进行重新分类定岗,聘用专业技术人员268名、职员67名、工勤人员22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分级;2013年学校公开选拔正处级干部6名、副处级干部7名、正副科级干部38名。学校首次引入能力素养评估概念,聘请校外专家命题,组织部门领导测评,在改善干部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加强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

6.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11月—2013年3月,学校与吉林省金融办、吉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走访了省直有关部门、9个市州、部分高校、龙头企业和106家金融机构,形成《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学校重新修订了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以及网络人文素质课构建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实施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开通了“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有近万人次的学生选修了31门课程。学校以抓内涵建设为出发点,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督导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7.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学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2013年就业难的不利形势,以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水平,以优异成绩通过吉林省就业工作评估;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分别与辽源市政府、东北袜业工业园、广东金融学院签署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办学协议;继续加大校企订单培养工作,与中国人寿、长春融泰村镇银行、用友集团分别组建了3个订单班,实现了近百名毕业生提前就业;全年举办各种专场招聘会122场,为毕业生提供3700余个就业岗位。吉林银行首次破格录用我校毕业生36人为正式员工。至12月中旬,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9 %,高出全省平均就业率2个百分点。今年我校专升本率达到了44%,位居全省第一,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就业工作目标和任务。

8.我校体育代表队在长春市第七届大运会上蝉联丁组团体冠军。在体育教研部教师的团结带领下,我校25名运动员充分发挥团结进取、奋勇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共获得单项冠军8项、亚军8项、季军11项,以优异的成绩第二次夺得长春市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高职高专组冠军。

9.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向金融服务社会转变。2013年初,我校受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金融博物馆委托承担中国公民金融素质调研吉林省地区调查任务,得到组织者的高度评价;学校在暑假期间开展“金融知识三进”活动,带领在校大学生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逐步推进金融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民企。

10.平安校园建设有力推进。2013年,学校全面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各级值班制度,加强日常消防监督和督促检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普及地震知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为消除学校租用的农研高层宿舍安全隐患,学校租用了位于卫星路的吉林省团校教学楼、宿舍楼2000余平方米,分流了700余名学生,成立了卫星校区。同时全部更新了老校区电路,对部分学生宿舍和体育馆消防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平安校园建设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