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吉林省高校就业创业优秀论文征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日期: 2014-04-1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各普通高校:

为加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理论研究,探索创新就业创业指导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总结经验,凝练特色,推动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就业工作研究型队伍,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者和指导教师的理论综合素养,《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和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就业中心)决定联合举办“吉林省高校就业创业优秀论文征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论文评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专家论文评审组和工作组,负责论文的评选和日常工作。具体名单如下:

1.专家评审组

组 长:国 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郑志宏 省就业中心主任

副组长:朱 军 省就业中心书记

王大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副社长

周新杰《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主编

张 跃 省就业中心副主任

评审专家:7人(名单待定)

2.工作组

组 长:朱 军(兼)

副组长:宋 姣 胡丽敏

组 员:王 谦

二、时间安排

征文时间:2014年3月-9月

评审时间:2014年10月

三、论文规范

1.来稿总体要求: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语言精炼,资料翔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字数在3000字以上,未在公开报刊发表。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在100-200字,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不得以笔者或本文做主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3.要求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附于文尾。4.标题层次:一级用“一”;二级用“(一)”;三级用“1”。5.引文注释:文章必须有引文注释,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须注明出处,即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皆采尾注,格式如下:(1)期刊:[序号]作者.文献名[J].刊名,年,卷(期)。(2)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卷.起止页码。(3)其他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6.投稿时请提供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研究方向、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四、奖项设立

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10名,由《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和省就业中心共同颁发证书和奖牌,三等奖以上获得者省就业中心给予物质奖励。

五、论文使用

经专家组评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论文,将分期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刊登,优秀论文推荐在《中华职业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吉林日报》(理论版)刊登,同时结集出版。

六、论文选题

1.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特色及做法

2.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研究

3.就业工作信息化创新研究

4.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研究

5.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

6.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研究

7.提升人才就业能力方法研究

8.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

9.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研究

10.校企合作、订单就业模式研究

11.人才培养与生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研究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方法研究

13.专业与就业调查报告

14.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讨研究

15.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研究

16.大学生就业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8.大学生求职心理研究

19.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指导方法研究

20.外国就业经验探讨

21.高职院校实训实验教学建设研究

22.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研究

2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24.中外大学生就业比较研究

25.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作者可以围绕学生就业工作和征文主体自主选题。

七、投稿及联系方式

各高校就业部门负责本校论文的收集和推荐,由就业部门向省就业中心以电子版形式报送至联系人邮箱,每人参评论文为1-2篇。

联系人:王谦 宋 姣

电 话:0431-84685771 84689773

手 机:13756540434 15948043331

邮 箱: 33058746@qq.com

2014年3月21日

上一条:关于申报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就业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

版权所有: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7696号 邮编:130028 E-mail:cjgzjr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