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2024年《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衔接转段班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 2024-06-2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衔接转段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金融服务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530201

二、入学要求

中职—高职衔接试点中专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弹性学制范围为2-5年。

四、职业面向

1 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经商贸大类(53

金融类

(5302)

货币金融服务

(66)

银行专业人员

(2-06-09

银行服务人员

(4-05-01)

1.临柜业务岗

2.大堂经理岗

3.客户经理岗

4.电话客服岗

5.业务管理岗

6.客户服务岗

7.理财顾问岗

8.投资顾问岗

9.保险营销岗

1.FRM金融风险管理师

2.CFA特许金融分析师

3.AFP金融分析师

4.CAA中国精算师

5.CIIA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6.CPA注册会计师

7.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8.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9.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10.期货从业资格证书


资本市场服务

(67)

证券专业人员

(2-06-11

证券服务人员

(4-05-02)

保险业

(68)

保险专业人员

(2-06-10

保险服务人员

(4-05-04)

其他金融业

(69)

其他经济金融专业人员

(2-06-99

其他金融服务人员

(4-05-99)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和其他金融业的银行专业人员、证券专业人员证券服务人员保险专业人员其他经济金融专业人员及其他金融服务人员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临柜业务岗大堂经理岗、客户经理岗、电话客服岗、业务管理岗、客户服务岗理财顾问岗、投资顾问岗保险营销岗等工作,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

4)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职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4)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5)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6)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身心人文素质

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3)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4)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专业知识

1)掌握经济金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银行各项柜面业务处理核算要求与操作流程;

3)掌握授信业务的基本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

4)掌握理财证券保险业务基本规范与操作规程;

5)掌握金融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与数字金融营销的基本策略与营销技巧;

6)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规范与国际结算业务处理方法;

7)了解区块链金融等金融科技发展前沿知识、技术与应用;

8)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相关业务规范与处理方法;

9)熟悉现代金融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1)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终身学习能力;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2专业技术技能

1)能熟练规范进行银行网点存款、贷款、结算、代理等各类业务的客户接待与业务办理;

2)能熟练地进行手工点钞传票算字符录入等金融职业技能操作

3)能规范撰写授信业务调查报告;

4)具有较好的银行产品营销与客户理财服务能力;

5)能熟练应用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熟练运用国际金融术语,具备国际金融工作中必要的读写译能力;

6)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等常用软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7)能够对金融科技行业进行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及金融科技技术应用;

8)具有商务谈判能力、客户开发及维护能力;

9)具有金融科技一线业务处理的能力;

10)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金融业务风险的基本分析识别与防范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整体架构与说明

根据本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课程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定位,按照“P+M”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其中“P”即平台(Platform),包含三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M”即模块(Module),包含五大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人文素质网络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细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模块渗透于其他模块,教学形式涉及课内必修、线上选修、线下选修、理实一体、综合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形式,专业已形成了边讲授、边实训、边实习,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


1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公共基础课程简介(见学校综合素质课程简介

(三)专业课程简介

1.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银行柜台业务操作,使学生具备理解银行职业规范、掌握银行柜台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遵法守法,谨慎认真的品质,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银行制度规范、服务规范、书写规范、单证、印章管理规范,培养职业规范。在实践能力训练中,根据银行的现金业务、储蓄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单位存款业务、单位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中间业务及商业银行柜面突发事件处理等商业银行的最新的流程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2.商业银行内控管理

《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全景展示商业银行业务体系,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资本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业务的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操作,结合银行员工合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银行合规制度、明确合规底线,为将来从事商业银行各岗位工作夯实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商业银行的资本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3.商业银行授信业务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信贷岗位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处理银行信贷各项业务活动的方法,为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好的适应信贷业务工作做好知识储备。

教学内容主要有信贷的特征和性质、信贷资金运动规律、信贷的原则和政策、贷款定价、信用分析、项目评估、担保分析、贷后管理、贷款风险管理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4.商业银行会计实务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银行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及信息处理系统,掌握银行对公业务的不同类型,具备不同业务凭证填制、审核及处理的能力。该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银行各项临柜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基本技能、中间业务处理、对公业务处理——结算方式处理、对公业务处理——票据结算处理、对公业务处理——单位授信业务处理单位代理业务处理等学习项目、银行财务管理与年度决算核算等内容的阐述。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5.数字金融营销

数字金融营销》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金融营销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能够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数字金融营销战略与计划制定的方法,掌握数字金融产品的开发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掌握数字金融营销组织管理、人才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为学生从事数字营销相关岗位工作夯实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数字金融营销概述数字金融营销主体及市场运行数字金融营销实践数字金融营销公司运作大数据金融营销等内容。

本课程采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6.现代农村金融

《现代农村金融》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悉各种农村金融产品,熟悉农村金融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现代农村金融热点问题的分析,掌握农村金融行业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农村金融概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业务、农村金融风险、农村金融政策等内容。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6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7.金融职业技能

《金融职业技能》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手工点钞传票算字符录入等金融职业技能,通过课堂训练,为商业银行一线业务岗位培养技能娴熟的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手工点钞、传票算、字符录入货币防伪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6学时,在第一学期安排。

8.金融科技概论

《金融科技概论》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优化传统金融业态,掌握金融科技的模式、特点及监管等基础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金融科技的开拓意识,能够利用新技术开展金融产品营销、第三方平台及金融产品方案设计,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

教学内容主要有金融科技概述、金融科技的技术基础、金融科技的支付工具、银行业金融科技、证券业金融科技、保险业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9.金融法律法规

《金融法律法规》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现机制,使学生对于金融法规具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法律风险的识别能力、预防能力和法律纠纷处理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教学内容主要有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担保法等内容以及金融法治变革的基本脉络与发展趋势及相关业务基础知识,同时还包含银行业从业人员、保险行业从业人员以及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与行为规范。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6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10.国际金融原理

《国际金融原理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外汇与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储备、国际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还要掌握外汇交易、外汇风险防范和国际融资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把握开放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及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深刻理解和分析国际金融形势

教学内容主要有外汇和汇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融资、传统和衍生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11.保险学基础

保险学基础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保险投保、核保、保全和理赔的实际操作技能有较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树立起保险意识,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保险业务相联系,理解和分析社会保险需求。此外,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保险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态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主要有风险与保险、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业务经营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12.金融大数据分析

《金融大数据分析》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设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金融经济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经济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数值特征、绘制相关统计图表及构建简单的计量模型,从金融经济数据中读取关键信息,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有计量方法、统计建模对单变量计算数值特征,分布的离散趋势双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多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13.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熟悉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不同模式、逻辑框架以及主要特点,了解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功能以及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区别,能够满足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营销与推广,包括客户需求挖掘及协同营销、授信方案沟通、项目跟踪、存续期管理等

教学内容主要有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融资账款融资模式库存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等不同模式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14.互联网银行概论

互联网银行概论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设课目的通过对于互联网银行相关领域的知识介绍,培养学生对于互联网银行各种业务及产品的认知,培养学生相应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也是展开金融科技后续深入学习的课程。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的交叉型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同时穿插与互联网银行相关实训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互联网银行的业态发展。

教学内容主要有互联网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中外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银行具体产品和业务监管措施和行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说明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及要求

开设学期

实践场所及形式

实践成果

1

认知实习

实践内容结合金融学基础课程展开认知实习体验东北亚六国货币及金融机构、吉林省特色金融藏品等传统内容外,运用VR设备沉浸式体验中国古代铸币过程,利用馆内触摸一体机对馆内数字化藏品进行体验,激发学生对于金融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了解金融文化的积极性。

1

东北亚金融博物馆认知教育

认知报告

2

金融职业技能实训

实践内容:金融技能竞赛,主要考核选手对银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传票数字录入、字符录入、手工点钞、货币防伪与鉴别四个单项。

1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竞赛

获奖证书

3

金融服务礼仪实训

实践内容:金融服务礼仪竞赛掌握金融服务礼仪基础知识、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语言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岗位服务礼仪,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岗位工作中的礼仪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1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竞赛

获奖证书

4

银行核心岗位技能实训

实践内容银行核心岗位技能实训掌握大堂经理岗综合柜员岗客户经理岗理财经理岗的基本操作方法与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分岗位实训操作提高学生银行业务处理能力与客户服务水平

2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竞赛

获奖证书

5

金融科技业务实训

实践内容:智慧金融竞赛,主要考核选手对数字人民币、大数据金融、AI 金融、云金融、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银行业金融科技、证券业金融科技、保险业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等业务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掌握金融科技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

2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竞赛

获奖证书

6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实训

实践内容:商业银行岗位技能实训竞赛。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对公司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表外业务的处理能力。

3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竞赛

获奖证书

7

岗位实习

实践内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一线业务岗位实习,通过岗位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的意识,为以后从事本专业技术、业务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

4

校外实训基地

实习总结

8

毕业论文

(或实习报告)

实践内容: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检验学生全面所学的知识技能,然后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独立分析,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及相关的基础训练。

4

校外实训基地

论文或报告

9

创新创业

实践内容:创新创业,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通过选题、制定计划、收集处理信息、制作作品、交流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

/

竞赛

创业计划书

10

其他实践

实践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创业教育实践、大学生劳育教育实践。

1、2、3

校内仿真实训室

课程总结报告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环节

周数

学期

军事技能

入学教育

课堂

教学

专业实习

综合实习

岗位实习

毕业论(或实习报告)

考试

机动

合计

2

1

14





2

1

20



16

1




2

1

20



16


1



2

1

20



0



16

4

0

0

20

合计

2

1

46

1

1

16

4

6

3

80

(二)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别


项目

课程性质

课内学时

百分比(%)

课内理论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

百分比(%)

课内教学

综合素质课程

线下必修

412

22%

220

192

21

21%

线下选修

32

2%

0

32

2

2%

人文素质网络课程

线上选修

192

10%

192

0

12

12%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162

9%

72

90

10

10%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244

13%

114

130

15

15%

专业拓展课程

选修

160

9%

60

100

10

10%

小计

1202

65%

658

544

70

71%

综合实践

专业实习

课外实践

60

3%

0

60

2

2%

综合实习

30

2%

0

30

1

1%

其他实践

68

4%

0

68

2

2%

岗位实习

390

21%

0

390

16

16%

创新拓展


4

4%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90

5%

0

90

3

3%

小计

638

35%


638

28

29%

总计

1840

100%

658

1182

98

100%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64%

(三)教学进度计划表

子表1-1:综合素质课程(线下必修)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管理部门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内教学

按学年分配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4

16周

16周

16周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1

060001003

形势与政策

马院

1


16

16              

0

2

10-13





岗位实习

2

060001004

形势与政策

马院



2

9-12



3

060001016

“四史”教育

马院

1


16

16

0



2

1-8



4

060001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马院

3

48

42

6

4

1-12





5

0600010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工处

1


16

8

8



2

分学院



6

080001018

大学英语(一)

基础教研部

2

28

28

0

2

1-14





7

080001019

大学英语(二)

基础教研部

2

32

32

0



2

1-16



8

080001010

应用文写作与大学语文

基础教研部

2


32

32

0



2

1-16



9

080001011

体育(一)

基础教研部

1


22

4

18

2#

4-14





10

080001012

体育(二)

基础教研部

2


32

4

28



2#

1-16



11

080001017

军事理论

学工处

0.5


8

8

0

2

分学院





12

100001001

军事技能(军训)

学工处

2


112

0

112

112






13

100001003

大学生劳动教育

学工处

0.5


8

8

0



1

分学院



14

040001003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学院

3

42

22

20

3

1-14





总计


21


412

220

192

13


10


0


备注: * 实践课单独排课  #体能测试单独安排。


















 


子表1-2综合素质课程线下选修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必选课程(类型)

选课要求

学时

学分

推荐选修学期(1-4)

1

030001001

茶艺空间

美育劳育

学生自选

32

2

2

2

030001002

咖啡营地

美育劳育

学生自选

32

2

3

3

030001003

珠宝赏析

美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4

030001004

短视频创作星球

美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2-3

5

030001005

滑雪运动(单板、双板)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6

080001025

24式太极拳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7

080001026

太极扇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8

080001027

易筋经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9

080001028

五禽戏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10

080001029

六字诀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11

080001030

八段锦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12

080001031

民族舞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合计≥2

≥2








子表2: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

子模块

必选课程(类型)

备选课程编号

选课要求

学分要求

推荐选修学期(1-4)

1

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


ZA01-ZA58

学生自选



2

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


ZB01-ZB42

学生自选



3

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美育类

ZC01-ZC98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1-2

4

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


ZD01-ZD102

学生自选



5

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


ZE01-ZE78

学生自选



6

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


ZF01- ZF48

学生自选



7

通用能力


TA01-TF06

学生自选



8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类

E01-E25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2-3

9

成长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01

必选

2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入学版)

C11

学生自选




C02-C28

其余课程

学生自选



10

公共必修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G39

必选

2

1

军事理论课

G24G25、G40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1

大学生劳动教育

G48

必选

2

2

合计

≥12




 


子表3: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子模块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内教学

按学年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4

16周

16周

16周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1

专业基础课程

030002001

经济学基础

3

42

30

12

3

1-14





实习

2

010102004

金融职业技能

2


36

0

36

3

1-12





3

010302005

金融科技概论

3

48

18

30

4

1-12





4

010102172

金融法律法规

2

36

24

12





3

1-12

10


162

72

90

10


0


3



1

专业核心课程

010102012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2

32

8

24



2

1-16




2

010302048

商业银行内控管理

3

48

24

24



3

1-16



3

010102037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

3

48

24

24





3

1-16

4

010102119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

3

48

18

30





3

1-16

5

010302163

数字金融营销

2

32

16

16





2

1-16


6

010302053

现代农村金融

2

36

24

12





3

1-12


15


244

114

130

0


5


11



1

专业拓展课程

010302189

国际金融原理

2


32

12

20



2

1-16



实习

2

020102011

财务会计

2


32

12

20



2

1-16



3

120102013

保险学基础

2


32

12

20



2

1-16



4

010102171

金融大数据分析

2


32

12

20



2

1-16



5

010102130

小额信贷实务

2


32

12

20





2

1-16

6

010102174

供应链金融

2


32

12

20





2

1-16

7

010102180

互联网银行概论

2


32

12

20





2

1-16

8

120102012

个人理财规划

2


32

12

20





2

1-16

10


160

60

100

0


4


6



总计

35


566

246

320

10


9


20



备注:

1.专业拓展模块至少跨2个项目方向选课,选修学分≤10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填列5-8门。

3.专业拓展模块中某一门课程学生选修人数低于40人,当前学期不开班。

4.专业拓展模块中的课程执行“动态调整”机制,各教学单位可提前1个学期提交调整申请,经教务处备案,替换该模块的课程。

















 


 


子表4: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子模块

课程代码

项目名称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学时

周数

学期

1

专业实习

010102100

智慧金融技能竞赛

2

技能

竞赛

60

2

一、二

2

综合实习

010102100

金融综合技能实习

1

实习

报告

30

1

3

岗位实习

010102104

金融机构一线业务岗位实习

16

实习

报告

390

16

4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000001001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3

论文

或报告

90

4

5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4

/

/

/

/

6

其他实践

060100000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0.5


8

/

7

110100000021

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

0.5


8

/

8

060100000121

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

0.5


8

/

9

110100000031

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

1


16

/

10

070100000021

创业教育实践

0.5


8

/

11

110100000051

大学生劳育教育实践

1


20

2

一、三

总计

30

/

638

25

/

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模块

项目类别

项目具体内容

负责单位

思想成长

党校、团校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等

团委

主题性思想政治、形势政策、理想信念主题报告会、国防教育、主题讲座等教育活动

团委

先进事迹

团委

优秀党员、共青团员、十佳大学生、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等荣誉

团委

思想引领类竞赛

团委

社会实践

暑期“三下乡”、寒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委

社会实践评选获奖

团委

参加其他对外社会实践

团委

志愿公益


参加志愿服务

团委

志愿公益类获奖

团委

创新创业

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奖

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活动及讲座等

创业学院

自主创业实践

创业学院

文艺体育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文化和艺术的讲座、演出、展览等活动

团委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体育活动

团委

获得文艺体育相关荣誉

团委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团委

职业技术培训

团委

职业技能竞赛

团委

备注:第二课堂积分换算学分标准参照《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折算学分办法》执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总学分为≥4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业配备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名,外聘兼职教师53人,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7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4%。

专任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经济金融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相关岗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历,熟悉金融业务;精通金融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与业务实践教学能力;具有信息化条件下的专业教学与科研能力。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兼职教师均来自金融行业企业,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金融企业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能承担课程与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满足电源、光照、温控、安全条件,配置课桌椅、黑板、基本教具、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能满足线上线下多种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

2.专业现有数字金融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银行实训室和元宇宙数字金融虚拟仿真实训室3个校内实验室,生均实训设备充裕,实训耗材有充分保障。现有《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科技概论》《数字金融营销》《供应链金融》等教学软件使学生掌握与实际的工作岗位相同的操作技能,满足了不同岗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需要。

3.现有光大银行、吉林银行、吉林九台农商行、安信证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27家校外实训基地,能提供学生实习的部门岗位,满足专业学生进行跟岗实习、岗位实习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行业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接触等方式完成实习目的。

4.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均应具有能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实施线上线下教学互动的功能。

(三)教学资源

1.专业课选用的教材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思想,学校建立教材选用制度,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邀请行业专家和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及时配备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尤其是融入金融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制度、新法规、新业务、新产品、新做法的图书资料与电子杂志。

3.以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利用数字化网络为专业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如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动画、教学案例、习题库、图表凭证库、职业考证培训包等。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贯彻实施“以学生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情景式教学,全程导入案例教学,增强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灵活运用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学做”三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课程考核改革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创新考核方法,实施“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对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学生考核评价时,参照学校的《学生课程考核管理规定》和《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进行,改变传统的侧重“终期评价”模式,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过程持续评价”“终期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方法,合理确定过程性考核评价终结考核评价增值评价的比例,做到客观公正的全程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学院建立二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专业诊改运行实施方案,建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学校、学院及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改,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诊断与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操行合格,且必须同时达到以下条件,方可获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1.取得的总学分达到学分及98学分以上,其中,综合素质课程学分达到21学分;职业能力课程达到35学分及以上;综合实践课程学分不得少于28学分;人文素质网络课程达到12学分及以上。

2.建议学生毕业前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荐学生选择1+X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健康财富规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人身保险理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家庭理财规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金融智能投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十、附录

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单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1

施晓春

教授

金融学院院长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

赵科乐

讲师

金融学院副院长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3

王文昭

讲师

金融科技应用教研室主任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4

 

讲师

金融管理教研室主任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5

程松彬

教授

总裁

长发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6

王守坤

高级

经济师

行长

光大银行沈阳分行行长

7

刘清军

高级

经济师

行长

交通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

                           

上一条:2024年《国际金融》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2024年《智慧金融》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版权所有: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7696号 邮编:130028 E-mail:cjgzjr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