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组织活动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组织活动 >> 正文



金融学院以百年红歌颂党恩 初心如炬向未来
日期: 2025-06-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建引领金融育人”核心主线,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6月13日,金融学院于明德楼报告厅隆重举办“金声向党,时代歌行”党史教育主题歌会。本次活动是学院打造“红色金融+”思政育人品牌矩阵、推进“思政融合创新”与“实践育人品牌化”的重要实践。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鹰飞,校团委书记刘晓宇,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香君,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楠,金融学院副院长赵科乐,金融学院团总支书记王洪亮,我校驻三道沟镇二道沟村驻村干部张森,学院全体教师、专职辅导员及学生代表。本次演出特别邀请了参加第十三届“手拉手·情系乡村小伙伴”志愿活动的来自白山市浑江区三道沟镇明德学校副校长李艳,以及汪永鑫、王柏力、兰笑琴3位老师和15位学生。学院师生以激昂旋律串联党的百年征程,用歌声讲述党史故事,在沉浸式的红色音乐课堂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国际歌》

歌声如火炬划破历史迷雾。1921年,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革命先驱在南湖红船点燃火种,《国际歌》的激昂旋律随之成为信仰号角。青年们挺直脊梁,攥紧的拳头随节奏起伏,目光如炬望向舞台上方,仿佛看见百年前那群热血青年以星火燎原之势改写民族命运,神情中满是对“开天辟地大事变”的敬畏与追慕。

《映山红》

旋律悠扬如苏区晨雾。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在歌声中重现。台上青年们轻摇手中红星,眼神温柔而明亮,似能看见农民推着小车支援革命的身影,嘴角微扬间流露对“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的认同与感怀。

《长征》

“半条被子”的故事让全场观众沉浸其中,仿佛回到了那段温暖岁月。表演者声音哽咽着讲述女红军剪被分被的场景,台下听众眉头微蹙,眼眶泛起泪光——当“共产党是分一半被子的好人”的台词响起,现场静谧无声。前排后排的师生们沉浸其中,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感悟愈发深刻。

舞台上,朗诵者们时而攥紧拳头模拟战士冲锋,时而放慢语速哽咽演绎分让青稞面的温情;在描述翻越雪山、穿越草地时,他们配合凝重的神情与肢体动作,将战士嚼草根、战风雪的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句句饱含敬意的文字,一声声饱含力量的诵读,让长征精神跨越时空震撼全场。

《义勇军进行曲》

聚光灯下,蓝灰色军装重现赵一曼的英姿。这位宜宾富家女,弃安逸投身东北抗日,以“未惜头颅新故国”的壮烈与日寇死战。酷刑加身,她以钢铁意志守密,用《滨江述怀》明志;临刑遗书,藏尽家国深情。她是密林双枪红装,更是民族脊梁。舞台演绎让英魂跨越时空,警醒我们: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无数如赵一曼般的先烈以热血铸就未来,吾辈当铭记传承,让爱国薪火永不停熄。国歌奏响瞬间,全场应声肃立。赵一曼诀别信的诵读余韵未散,激昂旋律已破空而起。当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喉间迸发,他们轻颤的睫毛下,闪烁着与抗战岁月的无声共鸣。满场交织的歌声里,流淌着跨越时空的家国深情。

《黄河大合唱》

聚光灯骤亮,木船在光影中剧烈摇晃。光未然攥紧船帮,望着翻涌的黄河浪涛,目光炽热:“这怒吼的河,正是四万万同胞的悲愤!”船夫嘶哑的号子穿透风浪:“浪再凶,也折不断中国人的脊梁!”诗人颤抖着紧握诗稿,任由泪水与浪花飞溅。八十余年后,这场生死颠簸在舞台重现,黄河的咆哮、铿锵的呐喊,早已凝成《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图腾。“风在吼,马在叫”的怒吼震彻全场。领唱者紧握话筒,以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唱响船夫号子,重现出1938年黄河风浪中的壮阔场景;台上青年们以手击节,节奏如战鼓轰鸣,似要穿透历史烟尘,重现“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全民抗战图景,神情中尽是“宁死不退”的血性。

《南泥湾》

明快旋律中洋溢着奋斗豪情。青年合唱者们以轻松的语调唱响“花篮的花儿香”,他们笑容灿烂,身体随节奏轻晃,仿佛置身陕北窑洞前的金黄麦田,闪烁着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豪,对“陕北江南”般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声似惊雷震破长夜苍穹。当硝烟弥漫的土地上响起革命的呐喊,青年们身姿挺拔如松,那歌声里,满是对先驱者的深切缅怀,更饱含着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的坚定决心,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光芒。

《歌唱祖国》

开国大典影像在背景屏流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与历史画面共振。当“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的副歌响起,全场歌声激昂,神情中满是“民族复兴,吾辈当担”的豪情。

《春天的故事》

表演者以叙事般的语调讲述小岗村18枚红手印的故事,用严宏昌的口吻喊出“农村改革胜利”时,台下爆发出会心的掌声。同学们的眼神中带着对“敢闯敢试”精神的钦佩,对“改革不停步”的期待。前奏如细流漫过剧场,全场悄然屏息。合唱的歌声响起,恰似春风拂过苏醒的大地。当“画了一个圈”的词句响起,基建工人代表不自觉挺直腰板,帽檐映出城市建设的光影;年轻程序员指尖轻点,与“崛起座座城”的节奏共鸣。曲终时,现代化建筑与五线谱交织,青年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新时代春天的憧憬。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在舞台上闪耀。各族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背景屏港澳回归的欢呼与“港珠澳大桥通车”的画面交替闪现。女生们的银饰随步伐叮当作响,男生们的击掌声合着“赛罗赛”的节奏,每个人的笑容都如夏花般灿烂,眼神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以及对“团结奋进向未来”的坚定信念。

《东方之珠》

师生方阵如红色浪潮涌动。当旋律缓缓流淌,清澈与沉稳的音色交融成河,“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的咏叹在礼堂回荡。挥动的红旗与跃动的灯光交织,歌声裹挟着对祖国明珠的深情,化作时代的交响,激荡出同心向党的澎湃力量。

《万疆》

“高铁穿云”“嫦娥探月”的影像与歌声同频。合唱队站在巨幅五星红旗前,声音如黄河奔涌、如长江浩荡:“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的歌词里,青年们与老师们并肩抬头望向舞台上方,眼神中倒映着“全面小康”的暖阳与“乡村振兴”的希望;全场歌声汇聚成时代强音,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答卷”上,金融学院师生们共同写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一堂行走的党史课。金融学院学子用歌声丈量百年征程,以青春之声致敬时代风华。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让信仰的力量在新时代青年血脉中奔涌,以“金融报国”的担当续写“时代歌行”的崭新篇章!


撰稿人:刘敬婷 初审:范志远 复审:王洪亮 终审:王楠



上一条:金融学院第十三届“手拉手情系乡村小伙伴”志愿服务活动圆满举行

下一条:金融学院“金钥思航” 青马工程开班第二课顺利开展

版权所有: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7696号 邮编:130028 E-mail:cjgzjr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