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普通教学班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资产评估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5301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文理兼招。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以3年为主,弹性学制范围为3-6年。
四、职业面向
表2 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财经商贸大类(53) | 财政税务类(5301) | 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7231) | 会计专业人员 2-06-03 | 1.出纳岗 2.会计岗 | 1.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 2.1+X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3.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
审计专业人员 2-06-04 | 助理审计岗 | 初级审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
税务专业人员 2-06-05 | 税务申报核算岗 | 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
投资与资产管理(7212)、其他专业咨询(7239) | 评估专业人员 2-06-06 | 1.资产评估岗 2.资产管理岗 | 1.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证书 2.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证书 3.1+X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掌握会计、资产评估、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资产评估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现代资产评估专门技术和方法,具备处理资产管理与评估业务的能力。面向企业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土地管理等岗位,在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抵押业务及相关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1思想政治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
(4)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1.2职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4)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5)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
会、自然和谐共处;
(6)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7)热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l
(8)具有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l
1.3身心人文素质
(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
能;
(3)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4)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
2.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支付与安
全等相关知识;
(3)掌握经济、金融、税收、管理、经济法等基础知识;
(4)掌握计算机、Office软件、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分
析及可视化呈现、大数据技术等基础知识;
(5)掌握高职英语的基本知识。
2.2专业知识
(1)掌握资产评估基础、无形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理论和知识;
(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基础、税费计
算与申报、审计原理和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等专业知识;
(3)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智能估值数字化相关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
3.1通用能力
(1)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终身学习能力;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3.2专业技术技能
(1)具备资产评估能力,掌握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能胜任各类常规资产的评估工
作,包括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
(2)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
计凭证编制与审核、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3)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
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4)具备业务财务信息化处理能力,能够熟练完成企业信息系统中财务链和供应链
相关业务处理;
(5)具备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工具与技术,对企业会计信
息进行收集、预处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辅助企业的财务决策工作;
(6)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
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7)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参与筹资、投
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
(8)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能力,能够进行财务、业务信息的处理、分类、分析、输
出,提供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运用预算工具参与预算编制工作;
(9)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能够参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及内部控
制工作;
(10)具备一定的审计工作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审计证据和有关审计信息,编制审计
工作底稿,协助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整体架构与说明
在对本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基于工作过程出发,以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进行合理的课程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定位,按照“P+M”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其中“P”即平台(Platform),包含三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M”即模块(Module),包含五大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人文素质网络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模块。其中,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模块渗透于其他四个模块,教学形式涉及课内必修、线上选修、线下选修、理实一体、综合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认知实习、课程单项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形式,本专业形成了边讲授、边实训、边实习,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
图2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公共基础课程简介(见学校综合素质课程简介)
(三)专业课程简介
1. 财务会计实务(专业核心课程)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具备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记录各种经济业务;能正确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能编制财务报表并及时披露财务信息。
教学内容主要有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损益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实操等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64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2. 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财务管理》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及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考核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教学内容主要有财务管理认知、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决策。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3.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
《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类资产的评估方法及在实际中的运用,理解资产评估事项,掌握资产评估程序,掌握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制作技能及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应用。
教学内容主要有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资产评估基本事项、资产评估程序、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机器设备评估、长期投资评估、流动资产评估、资源评估、资产评估报告与档案。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本课程建议学时64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4.公司风险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公司风险管理》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思维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应用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管理理论识别企业基础层面和业务层面不同层面的风险,进行静态的资产管理和动态资产运行的风险控制。
教学内容有企业资产风险管理控制基础,企业流动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实物资产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运营业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等。通过对企业主要资产经济业务进行风险分析和流程管理,构建风险控制矩阵和风险管理制度。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实操演练法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56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5.房地产评估基础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
《房地产评估基础与实务》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房地产估价的专业知识和估价方法,有效应对房地产估价实务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有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理论、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程序、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在不同类型房地产估价中的运用,以及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撰写。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64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6.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与新动态、计算方法与评估过程,熟练掌握无形资产各种评估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并掌握核心估值技能。
教学内容主要有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和程序、评估基本方法在专利资产评估、商标资产评估、著作权资产评估和商誉评估中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64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7.企业价值评估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企业价值评估与管理》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评估基本途径和具体评估方法,了解国内外关于评估价值的溢价与折价的研究成果,学会分析企业股权的特性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有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途径、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溢价与折价、期权定价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等企业价值评估实务。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64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8.智能估值实训(专业核心课程)
《智能估值实训》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资产评估原理的理解,运用资产评估实训软件对资产评估实务进行实操演练,从而为资产评估相关实务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资产评估业务流程、资产评估数据采集、资产评估数据整理、资产评估底稿编制、资产评估数据分析和评价、资产评估数据应用等。
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操作等教学模式,在实训室进行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 32 学时,在第五学期安排。
9.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会计的职能、目标、对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理论。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并能够对小型制造业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规范的核算。包括填制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教学内容主要有会计基础概念、会计记账方法、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与账务处理程序。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56学时,在第一学期安排。
10.智慧化税费计算与申报
《智慧化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各税种的相关法律制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智能化技术处理各税种的具体计算、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相关工作,融入思政元素以及1+X证书内容,提升学生对税费相关业务的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税法概论,增值税计税、核算及纳税申报,消费税计税、核算及纳税申报,资源税计税、核算及纳税申报,土地增值税计税、核算及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计税、核算及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计税、核算、纳税申报及智能税务操作。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实操等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48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11.企业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的接续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分析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财务绩效等等。财务报表分析将为各分析主体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提供可靠信息,具备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主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财务报表解读和财务效率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12.审计基础
《审计基础》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审计基本原理和信息技术审计实务技能,使学生能够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收集鉴别审计证据,分析防范审计风险,选用适当审计程序和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鉴定和评价,适应现代社会审计实务对助理审计人员的岗位需求。
教学内容主要有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信息技术审计实务技能,包括销售业务审计、采购业务审计、生产业务审计和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等企业主要业务循环的审计实务实训操作。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训软件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1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登记成本费用账簿,针对不同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特点,选择正确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归集成本费用,进行成本分配,并能够正确编制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有成本核算原则要求及程序;生产类型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损失等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成本核算基本方法以及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实操等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32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14.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掌握通用ERP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使用会计软件完成会计相关工作。
教学内容主要有总账系统、UFO报表系统、薪酬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四学期安排。
15.管理会计实务
《管理会计实务》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管理会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四大要素,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基本内容,能够通过案例教学领会和运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及管理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领域所应用的各种工具和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有管理会计认知、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及管理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操作等授课模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五学期安排。
16.预算管理与控制
《预算管理与控制》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系统、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含义和作用,掌握运用EXCEL表格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并进行绩效考核。通过预算管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与效益性。
教学内容主要有全面预算体系的含义和作用、日常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五学期安排。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说明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按照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思维过程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流程设计,有助于循序渐进学习和演练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创新创业和其他实践六个部分。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育人模式,实践教学把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与校外企业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使用。其中专业实习和综合实习在校内专业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进行,认知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创新创业和其他实践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实习以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设置实训课程,包括会计单岗实训、资产评估单项业务认知实训和企业价值评估实训;综合实习课程以智能估值综合实训平台为依托,以资产评估项目为主线,将脱敏后的资产评估项目按照资产评估程序的先后次序切分成若干难易程度相等的工作任务,向学生展示完整的资产评估项目,旨在学生掌握资产评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资产评估专业知识,提高解决评估项目中真实问题的能力。第一学期,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岗位认知,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第二学期,进行会计单岗实训,与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并行训练;第三、四、五学期,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进行资产评估单项业务认知、企业价值评估、资产评估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资产评估与管理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第六学期,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其他实践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创业教育实践和大学生劳育教育实践,分别开设在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创业教育和劳育教育实践能力和素养。
序号 | 实践项目 | 实践内容及要求 | 开设学期 | 实践场所及形式 | 实践成果 |
1 | 认知实习 | 了解实习单位日常经济业务的基本处理程序和账务处理流程,要求达到认知实习的考核标准。 | 第一学期 | 校外实训基地 | 认知实习报告 |
2 | 会计单岗实训 | 根据企业财务部门对不同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以工作岗位为载体,组织货币资金岗位、供销往来岗位、投资业务岗位、综合业务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以及报表编制岗位六个模块的实训内容,以拓宽基础知识,并强化会计各个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要求达到准确进行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的要求。 | 第二学期 | 校内实训基地 |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
3 | 资产评估单项业务认知实训 | 结合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课程,对主要资产业务的评估,应用实训平台和案例资料开展资产评估与管理的单项业务流程认知和基本训练,从而为后续主要资产评估业务的教学奠定基础。 | 第三学期 | 校内实训基地 | 实训报告 |
4 | 企业价值评估实训 | 了解企业价值评估基本程序,应用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评估不同目的的企业价值,熟悉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法规,要求掌握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操作。 | 第四学期 | 校内实训基地 | 实训报告 |
5 | 资产评估综合实训 | 以智能估值综合实训平台为依托,以资产评估项目为主线,将脱敏后的资产评估项目按照资产评估程序的先后次序切分成若干难易程度相等的工作任务,向学生展示完整的资产评估项目,旨在学生掌握资产评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资产评估专业知识,提高解决评估项目中真实问题的能力。 | 第五学期 | 校内实训基地 | 实训报告 |
6 | 岗位实习 | 掌握毕业实习岗位的职业知识,熟悉职业岗位业务操作流程,熟练运用岗位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与岗位的适应能力。要求达到毕业实习的考核标准。 | 第六学期 | 校外实训基地 | 岗位实习工作证明 |
7 | 毕业论文 (或实习报告) | 掌握调查报告类论文的写作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文献查阅、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资料,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正文。要求通过毕业设计答辩并通过毕业设计的考核标准。 | 第六学期 | 校外实训基地 | 毕业设计全套资料 |
8 | 创新创业 | 对创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创业企业创业流程、企业设立流程、创业机会的寻找与评估、创业环境分析、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融资渠道与方式、创业计划书撰写等。要求达到创业认知的考核标准。 | / | 校外实训基地 | 创业 计划书 |
9 | 其他实践 | 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创业教育实践、大学生劳育教育实践。 | 第一至第五学期 | 校外实训基地 | 实习 报告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环节 周数 学期 | 军事技能 | 入学教育 | 课堂 教学 | 认知实习 | 专业实习 | 综合实习 | 岗位实习 |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 考试 | 机动+劳动 | 合计 |
一 | 2 | 1 | 14 | 1 | | | | | 2 | 0 | 20 |
二 | | | 16 | | 1 | | | | 2 | 1 | 20 |
三 | | | 16 | | 1 | | | | 2 | 1 | 20 |
四 | | | 16 | | 1 | | | | 2 | 1 | 20 |
五 | | | 12 | | | 6 | | | 2 | 0 | 20 |
六 | | | 0 | | | | 16 | 4 | 0 | 0 | 20 |
合计 | 2 | 1 | 74 | 1 | 3 | 6 | 16 | 4 | 10 | 3 | 120 |
(二)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别
| 项目 | 课程性质 | 课程总学时 | 百分比(%) | 课内理论学时 | 课内实践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
课内教学 | 综合素质课程 | 线下必修 | 654 | 24% | 372 | 282 | 35 | 24% |
线下选修 | 32 | 1% | 0 | 32 | 2 | 1% |
人文素质课程 | 线上选修 | 192 | 7% | 192 | 0 | 12 | 8%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332 | 12% | 192 | 140 | 22 | 15%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472 | 17% | 220 | 252 | 30 | 20% |
专业拓展课程 | 选修 | 160 | 6% | 52 | 108 | 10 | 7% |
小计 | 1842 | 68% | 1028 | 814 | 111 | 75% |
综合实践 | 认知实习 | 课内实践 | 30 | 1% | 0 | 30 | 1 | 1% |
专业实习 | 90 | 3% | 0 | 90 | 3 | 2% |
综合实习 | 180 | 7% | 0 | 180 | 6 | 4% |
其他实践 | 78 | 3% | 0 | 78 | 4 | 3% |
岗位实习 | 课外实践 | 390 | 14% | 0 | 390 | 16 | 11% |
创新拓展 | — | | — | — | 4 | 3% |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 90 | 3% | 0 | 90 | 3 | 2% |
小计 | 858 | 32% | 0 | 858 | 37 | 25% |
总计 | 2700 | 100% | 1028 | 1672 | 148 | 100% |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62% |
(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模块
项目类别 | 项目具体内容 | 负责单位 |
思想成长 | 党校、团校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等 | 团委 |
主题性思想政治、形势政策、理想信念主题报告会、国防教育、主题讲座等教育活动 | 团委 |
先进事迹 | 团委 |
优秀党员、共青团员、十佳大学生、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等荣誉 | 团委 |
思想引领类竞赛 | 团委 |
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寒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 团委 |
社会实践评选获奖 | 团委 |
参加其他对外社会实践 | 团委 |
志愿公益 | 参加志愿服务 | 团委 |
志愿公益类获奖 | 团委 |
创新创业 | 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奖 | 创业学院 |
创新创业活动及讲座等 | 创业学院 |
自主创业实践 | 创业学院 |
文艺体育 |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文化和艺术的讲座、演出、展览等活动 | 团委 |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体育活动 | 团委 |
获得文艺体育相关荣誉 | 团委 |
专业技能 | 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 团委 |
职业技术培训 | 团委 |
职业技能竞赛 | 团委 |
备注:第二课堂积分换算学分标准参照《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折算学分办法》执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总学分为≥4学分。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组建了一支由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生师比达16:1。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具有省级双师资格和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双师型”教师达到80%。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条件,其中校内建设多处实训中心,分别为财务云共享中心、智慧财务跨专业综合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实验室、审计实验室、资产评估实验室和会计职业能力拓展中心。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包括与校方签订合作协议的各类企业、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组织单位,为学生开展认知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业务指导和实习岗位。
多媒体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白板投屏,有利于理论教学的开展。同时校园内达到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使用,满足了校内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结合课程特色,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时更新教材;另一方面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鼓励教师编写实训课程指导手册和活页式教材。同时开发相关配套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字化课程同步网站,建设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精品课、优秀课、慕课、微课和网络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并及时更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文件、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典型案例、政策法规、音视频文件、习题与试题库、职业资格考试信息、专业图片库等。配备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电子杂志等相关的学习辅助性资源,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系统,保证教师与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络即时获取上述各项教学资源,并可通过网络利用教学及实训软件开展备课、学习、实训等教学活动。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满足学生成才成长的多元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结合课程特色,进行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互动的参与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仿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同时借助各种已经创建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五)教学评价
本专业采用知识考核与能力测试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结合课程特色,选用笔试、机试、项目考核、业绩考核、以证代考、能力测试等多种考评方式。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注重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引入小组评分、第三方评分、用人单位评分等多元评价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实行双“5A”质量监督考核评价制度。
(六)质量管理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强化了教学运行监控与质量管理,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缜密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了“校级教学督导、院级监控、教研室评教”的教学运行监控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扎实细致的教学过程运行监控与质量管理,获得了真实可信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领导决策系统、执行管理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督导反馈系统、以及评估调控系统等构成。
2.建立院(部)、教研室监控机制。学院设立了教学科研工作小组,制定了教研室教学质量控制办法,从机制到制度及时调控教学,保证了教学运行秩序。
3.组建管理干部教学监控队伍。组织由学工处和团委干部、院(部)党总支书记、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的学风监控管理队伍,对学生上课、学习、考试进行检查和监控。从中抓好学生学习纪律的管理,确保良好的学风。
4.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学校建立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重视学生信息工作。
整个学校教学质量运行监控机制按照“两巡两报四听三查一评”的要求进行,实行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实现了“管理→反馈→改进→再管理”的良性循环。
九、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操行合格,且必须同时达到以下条件,方可获取专业毕业证书。
1.取得的总学分达到148学分及以上,其中,综合素质课程学分达到37学分;职业能力课程达到62学分及以上;综合实践课程学分不得少于37学分;人文素质网络课程达到12学分及以上。
2.建议学生毕业前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荐学生选择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初级证书、智能财税证书。
十、附录
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单(要求6-8人,校内3-4人)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职务 | 工作单位 |
1 | 生洪宇 | 教授 | 财务管理学院院长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2 | 韩胜男 | 副教授 | 财务管理学院副院长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3 | 刘杰颖 | 副教授 | 资产评估教研室主任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4 | 王春萍 | 注册会计师 | 总经理 | 宝艾东财税集团 |
5 | 辛彦波 | 房地产估价师 | 董事长 | 吉林融创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
6 | 曹锡武 | 注册会计师 | 总经理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吉林分所 |
执笔人: 刘杰颖 审稿人:生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