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才培养

计算机应用与数字媒体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计算机应用与数字媒体学院 >> 正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职-高职衔接转段班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11-29    作者:     来源:     点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职-高职衔接转段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5102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文理兼招。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学历为大学专科。

四、职业面向

2 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与信息大类

51)

计算机类

5102

软件开发(651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4-04-05-01

程序员

1.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三级)

2.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程序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三级

4.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数据库应用)

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2-02-10-03

软件开发工程师

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2-02-10-04

网站开发工程师

1.JavaWeb应用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级)

2.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网页制作员)

3.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网页制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与信息处理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金融信息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各类软件公司以及与社会信息化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网站开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

4)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6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7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8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9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10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1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1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13)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4)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英语资料的读、写、翻译知识;

3)具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4)具备人文社科知识;

5)具备自然科学常识。

6)编程基础知识;

7)算法及分析;

8)数据库基础知识;

9)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0)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基础知识;

11Web前端开发知识;

12)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知识;

13)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14)网络的配置与维护。

3.能力要求

1)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终身学习能力;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6)具有信息采集的需求分析与采集方案设计能力;

7)具有实用程序编写基础能力及平面媒体设计与制作基础能力;

8)具有信息处理系统搭建、应用部署、运行管理及安全管理能力;

9)具备金融信息化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及维护能力;

10)具备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能力;

11)具备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

12)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具备数据库设计及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13)具有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修能力,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整体架构与说明

从分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聚焦“四六四”大数据集群需求,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要遵循四条原则:每一学习领域应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领域也可以是完整工作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功能性步骤;学习领域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习领域排序遵循认知规律。在转化过程中,同时综合考虑教学场地、工具、设备、问题、对象、技术等要素的关联程度,如图1所示。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职-高职衔接转段班课程体系

(二)公共基础课程简介(见学校综合素质课程简介

(三)专业课程简介

1.Web前端开发

Web前端开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网页特效设计》Web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培养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的主要支撑课程。设课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Web前端开发流程,培养学生运用HTMLCSS术进行Web前端开发的能力,掌握开发技巧和编程规范,为获取《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级)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HTMLCSSCSS3的基础知识,页面排版与美化、浮动、定位、列表、表单、主流CSS3等技术以及PC端页面的开发。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工作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56学时,在第一学期安排。

2.MySQL数据库(专业核心课程)

MySQL数据库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管理、设计与开发,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并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够熟练的编写基本的SQL语句,掌握索引、数据完整性、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概念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进行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常用工具,SQL常用语句及约束、索引、视图、SELECT查询、修改与删除等基本操作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进行。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3.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拓展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后续课程,《Linux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及项目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计算机相关专业专升本考试必考专业课。设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特征的能力,正确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基本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抽象能力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线性表、堆栈、队列、串、数组、树、二叉树、图等典型数据结构,各种典型的排序和查找算法,以及递归算法的设计方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4.网页特效设计(专业核心课程)

《网页特效设计课程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Web前端开发后续课程,《Web网站开发》的前导课程。设课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JavaScript开发交互效果页面及实现数据交互的能力,运用HTML5 新增语义化元素、页面增强元素与属性及多媒体元素等功能进行移动端页面开发的能力,为获取《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HTML5简介、常用元素和属性、HTML5表单相关元素和属性JavaScript语法基础、函数,使用JavaScript操作BOMDOM对象,JavaScript事件处理,表单校验JSONAJAX数据请求以及ES6等。

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工作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理实一体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5.Java程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软件工程及项目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程。设课目的是面向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人员就业岗位,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与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软件开发不断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主要有Java的语法、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结构、基本输入输出、异常处理、图形用户界面、小应用程序、多线程、多媒体应用以及JDBC与数据库应用等内容。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二学期安排。

6.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设课目的是培养学生Linux操作系统应用的能力,掌握OS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基Linux系统的网络组建、调试和网络服务器配置的技能和方法,能够进行Linux局域网、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远程管理,并对网络资源与通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网络性能。

教学内容主要有Linux系统的安装与命令操作、Linux系统的目录和文件、Linux的用户管理、Linux的服务配置和Linux的安全配置等。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7.Web网站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Web网站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是《Web前端开发》《网页特效设计》《MySQL数据库》等课程的后续课程。设课目的是针对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Web网站开发流程,培养学生运用Java框架技术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掌握开发技巧和编程规范,为获取《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高级)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有Web程序设计的原理、基础和应用,基于Java语言,介绍包括Java EE平台、使用Web容器、在应用程序中使用WebSocket进行交互等。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工作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8.Web前端开发进阶专业核心课程)

Web前端开发进阶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Web前端开发》《网页特效设计》Web网站开发》的后续综合实训类课程,隶属于Java Web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体系。设课目的是面向网站策划与建设、网站开发与维护等岗位,培养学生具备PC端、移动端页面和响应式页面的开发能力以及数据交互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门户网站、交易类网站、企事业网站、娱乐性质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开发与维护、关系型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等。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工作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在第三学期安排。

9.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是《MySQL数据库》的前导课程。设课目的是面向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就业岗位,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开发与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Python语言语法;GUI图形界面;常用标准库如turtle库、time库、random库等;常用第三方库如jieba库、wordcloud库、PyInstaller库、matplotlib库和numpy库等。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10.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是《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Web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培养软件工程师的主要支撑课程。设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标准流程,增强学生软件开发素质和规范的文档编制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有软件危机、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模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标准化和软件文档、软件质量及软件项目管理。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授课。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32学时,在第学期安排。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说明

“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开发创业”的教育理念的实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以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为主导,突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改革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方面具有如下特色: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4.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对接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及要求

开设学期

实践场所及形式

实践成果

1

认知实习

实践内容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

实践要求:能够熟练应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高级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报告

2

Web前端开发实训

实践内容:网页设计,能够通过HTMLCSSJavaScript等设计制作企业门户页面。

实践要求:能够灵活的使用HTMLCSSJavaScript开发企业门户页面。

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报告

3

信息处理系统综合开发实训

实践内容:软件设计报告编写、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实践要求:按照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范化编程和质量测试等工作

校内实训基地

设计报告及软件

4

岗位实习

实践内容: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

实践要求:掌握毕业实习岗位的职业知识,熟悉职业岗位业务操作流程, 熟练运用岗位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与岗位的适应能力。要求达到毕业实习的考核标准。

实训基地分散实习公司

岗位实习工作证明

5

毕业论文

(或实习报告)

实践内容: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

实践要求:掌握科技类论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任务调研、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后,制定技术方案并完成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和实习报告等。

实训基地分散实习公司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6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

/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环节

周数

学期

军事技能

入学教育

课堂

教学

专业实习

综合实习

岗位实习

毕业论(或实习报告)

考试

机动

合计

2

1

14

 

 

 

 

2

1

20

 

 

16

1

 

 

 

2

1

20

 

 

16

 

1

 

 

2

1

20

 

 

0

 

 

16

4

0

0

20

合计

2

1

46

1

1

16

4

6

3

80

(二)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别

项目

课程性质

课内学时

百分比(%)

课内理论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

百分比(%)

课内教学

综合素质课程

线下必修

412

22.37%

220

192

21

20.79%

线下选修

32

1.74%

0

32

2

1.98%

人文素质网络课程

线上选修

192

10.42%

192

0

12

11.88%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104

5.65%

44

60

7

6.93%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304

16.50%

136

168

19

18.81%

专业拓展课程

选修

160

8.69%

64

96

10

9.9%

小计

1204

65.36%

656

548

71

70.3%

综合实践

专业实习

课外实践

60

3.26%

0

60

2

1.98%

综合实习

30

1.63%

0

30

1

0.99%

其他实践

68

3.69%

0

68

4

3.96%

岗位实习

390

21.17%

0

390

16

15.84%

创新拓展

 

4

3.96%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90

4.89%

0

90

3

2.97%

小计

638

34.64%

0

638

30

29.7%

总计

1842

100%

656

1186

101

100%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64.39%

 

 

 


(三)教学进度计划表

子表1-1:综合素质课程(线下必修)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管理部门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内教学

按学年分配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4

16周

16周

16周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1

060001003

形势与政策

马院

1

 

16

16               

0

2

10-13

 

 

 

 

岗位实习

2

060001004

形势与政策

马院

 

 

2

9-12

 

 

3

060001016

“四史”教育

马院

1

 

16

16

0

 

 

2

1-8

 

 

4

060001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马院

3

48

42

6

4

1-12

 

 

 

 

5

0600010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6

8

8

 

 

2

分学院

 

 

6

080001018

大学英语(一)

基础教研部

2

28

28

0

2

1-14

 

 

 

 

7

080001019

大学英语(二)

基础教研部

2

32

32

0

 

 

2

1-16

 

 

8

080001010

应用文写作与大学语文

 

2

 

32

32

0

 

 

2

1-16

 

 

9

080001011

体育(一)

 

1

 

22

4

18

2#

4-14

 

 

 

 

10

080001012

体育(二)

 

2

 

32

4

28

 

 

2#

1-16

 

 

11

080001017

军事理论

 

0.5

 

8

8

0

2

分学院

 

 

 

 

12

100001001

军事技能(军训)

 

2

 

112

0

112

112

 

 

 

 

 

13

100001003

大学生劳动教育

 

0.5

 

8

8

0

 

 

1

分学院

 

 

14

040001003

信息技术

 

3

42

22

20

3

1-14

 

 

 

 

总计

 

21

 

412

220

192

12

 

10

 

 

 

备注: * 实践课单独排课  #体能测试单独安排。


子表1-2综合素质课程线下选修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必选课程(类型)

选课要求

学时

学分

推荐选修学期(1-4)

1

030001001

茶艺空间

美育劳育

学生自选

32

2

2

2

030001002

咖啡营地

美育劳育

学生自选

32

2

3

3

030001003

珠宝赏析

美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4

030001004

短视频创作星球

美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2-3

5

030001005

滑雪运动(单板、双板)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6

080001025

24式太极拳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7

080001026

太极扇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8

080001027

易筋经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9

080001028

五禽戏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10

080001029

六字诀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11

080001030

八段锦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3

12

080001031

民族舞

体育类

学生自选

32

2

4

合计2

≥2

 

 

 

 

 

 

子表2: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

子模块

必选课程(类型)

备选课程编号

选课要求

学分要求

推荐选修学期(1-4)

1

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

 

ZA01-ZA58

学生自选

 

 

2

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

 

ZB01-ZB42

学生自选

 

 

3

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美育类

ZC01-ZC98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1-2

4

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

 

ZD01-ZD102

学生自选

 

 

5

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

 

ZE01-ZE78

学生自选

 

 

6

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

 

ZF01- ZF48

学生自选

 

 

7

通用能力

 

TA01-TF06

学生自选

 

 

8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类

E01-E25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2-3

9

成长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01

必选

2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入学版)

C11

学生自选

 

 

 

C02-C28

其余课程

学生自选

 

 

10

公共必修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G39

必选

2

1

军事理论课

G24G25、G40

学生自选

至少1门

2

1

大学生劳动教育

G48

必选

2

2

合计

≥12

 

 

 

 

子表3: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子模块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内教学

按学年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4

16周

16周

16周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跨度

周学时

1

专业基础课程

043302278

Web前端开发

4

56

20

36

4

1-14

 

 

 

 

 

 

043102030

Python程序设计

3

48

24

24

 

 

 

 

3

1-16

7

 

104

44

60

4

 

0

 

3

 

 

1

专业核心课程

043302166

网页特效设计

4

 

64

28

36

 

 

4

1-16

 

 

实习

2

043102032

Java程序设计

4

64

28

36

 

 

4

1-16

 

 

3

043302016

MySQL数据库

3

48

24

24

 

 

3

1-16

 

 

4

043302076

Web网站开发

4

64

28

36

 

 

 

 

4

1-16

5

043302167

Web前端开发进阶

4

64

28

36

 

 

 

 

4

1-16

19

 

304

136

168

0

 

11

 

8

 

 

1

专业拓展课程

043102034

数据结构

4

64

28

36

 

 

4

1-16

 

 

实习

2

113302006

Java EE企业级框架开发

4

64

28

36

 

 

4

1-16

 

 

3

043102221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4

64

28

36

 

 

 

 

4

1-16

 

043302163

轻量级前端框架

4

64

28

36

 

 

 

 

4

1-16

 

113302049

软件工程

2

 

32

8

24

 

 

 

 

2

1-16

4

113302050

数据可视化技术

2

 

32

8

24

 

 

 

 

2

1-16

10

 

160

64

96

0

 

4

 

6

 

 

总计

36

 

568

244

324

4

 

15

 

17

 

 

备注:

1.专业拓展模块至少跨2个项目方向选课,选修学分≤10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填列5-8门。

3.专业拓展模块中某一门课程学生选修人数低于40人,当前学期不开班。

4.专业拓展模块中的课程执行“动态调整”机制,各教学单位可提前1个学期提交调整申请,经教务处备案,替换该模块的课程。

 

子表4: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及学分

序号

课程子模块

课程代码

项目名称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学时

周数

学期

1

专业实习

010102100

Web前端开发实训

2

实训报告

60

2

一、二

2

综合实习

010102103

信息处理系统综合

开发实训

1

实训报告

30

1

3

岗位实习

010102104

Web网站开发岗位实习

16

岗位实习工作证明

390

16

4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000001001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3

 

90

4

5

创新创业

-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4

/

/

/

/

6

其他实践

060100000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0.5

 

8

/

7

110100000021

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

0.5

 

8

/

8

060100000121

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

0.5

 

8

/

9

110100000031

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

1

 

16

/

10

070100000021

创业教育实践

0.5

 

8

/

11

110100000051

大学生劳育教育实践

1

 

20

2

一、三

总计

30

/

638

25

/


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模块

项目类别

项目具体内容

负责单位

思想成长

党校、团校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等

团委

主题性思想政治、形势政策、理想信念主题报告会、国防教育、主题讲座等教育活动

团委

先进事迹

团委

优秀党员、共青团员、十佳大学生、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等荣誉

团委

思想引领类竞赛

团委

社会实践

暑期“三下乡”、寒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委

社会实践评选获奖

团委

参加其他对外社会实践

团委

志愿公益

 

参加志愿服务

团委

志愿公益类获奖

团委

创新创业

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奖

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活动及讲座等

创业学院

自主创业实践

创业学院

文艺体育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文化和艺术的讲座、演出、展览等活动

团委

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体育活动

团委

获得文艺体育相关荣誉

团委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团委

职业技术培训

团委

职业技能竞赛

团委

备注:第二课堂积分换算学分标准参照《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折算学分办法》执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总学分为≥4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 校内专任教师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现有专任教师29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博士4人、硕士20“双师型”教师22人,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三层次人选2人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20:1(不含公共课)。

2. 校外、企业兼职教师情况:

本专业聘请30位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均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行业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是熟悉IT行业内企业工作流程的技术专家或具均具有熟练技能的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3. 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

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先后选派专任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出国培训5人次,鼓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证书的考试,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专业教育引向实际工作应用中。

4. 坚持研培结合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计算机专业领域最新知识,紧紧衔接市场,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体系。加大项目引领的力度,鼓励教师把科研项目引入常规教学中,带领学生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创造真实工作过程与环境,从而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以接轨吉林省464发展战略,围绕“新金融、新商科、新科技”产业链,建设吉林省一流职业教育产学研实习实训示范基地面积达1296平方米,工位520个,建有新工科智慧创新实训中心、综合网络教学工厂、软件数字工坊、物联网应用实践基地、虚拟现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云计算工匠工坊、人工智能产学研教育基地、1+X证书培训考核工作站,8个金融特色鲜明新工科实训室。采用VR、AI智慧教室等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实训教学的“开放性、仿真性、对抗性”特色在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的同时,助力兄弟学院相关专业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无缝衔接。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联合优质校企合作机构,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扩展校外实践办学空间。在原有基础上深入扩大合作,提高合作质量,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建立大唐移动物联网产业学院与凤凰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成立凤凰融媒体产业学院;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成立海尔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等校企合作,建立网络学院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和岗前培训,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优质精品教材,并在选用过程中实行专业负责人审批制;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2.教学文件

课程相关的教学文件齐全,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电子课件、习题集及答案、图片、代码、案例、教学相关视频等,教学文件均上传至教学平台,面向学生免费开放,便于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也可以帮助学生预习、自我测试以及对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强调探究,注重交互。

3.在线课程资源

“微课”“慕课”“网络课”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已有《Web网站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Access财务数据处理》《Web前端开发基础》《Python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等慕课课程平台,《Linux操作系统》等6门网络精品课程和数十个微课视频。

(四)教学方法

1. 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慕课、微课、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模拟、创造真实工作环境,积极探索、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2. 重视实践环节,加强技能训练

高职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思想,加大学生技能培养力度,并在课程设置和常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体现出来,积极开展各种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加大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3.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职业化教育。坚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构建一个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体系。本专业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所以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专业和课程特点,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

1.教学督导评价机构健全,从组织上保证教学督导、评价、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全方位开展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评价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多渠道进行教学评价。要通过督导检查、随机检查、听评课、教学竞赛、教学考试、师生问卷、师生座谈、家长邮箱、网上调查、回访企业等多渠道进行全方位教学评价。

2.考核形式多样化,根据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同,科学确定考核形式。理论性知识和部分能力采用笔试形式考核;操作性知识体系采取上机考试方式;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取提交完成项目大作业、答辩的考核形式;另外增加“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3.力求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针对评价主体,建立多维度、立体化评价体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课堂口试、期中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评定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并根据评价效果,不断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健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制度。本着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形成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内实行院、教研室两级督导和院、教研室、学生三级监控制度,采取质量保障和奖励机制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措施。校外依据社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企业评估结果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建立校内、校外质量评价互通机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量运行。

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成绩考评等方面实施全程监控,其中包括备课是否充分、教案是否完整、教材选用是否恰当、讲授是否清晰、概念是否准确、内容是否更新、重点是否实出、是否启发思维是否因材施教;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是否科学、严格等方面。达到针对每名教师教学全过程诊断的目的,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质量,提高总体教学水平。

质量保障包括教学督导、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信息反馈手段,奖励机制包括院部教学工作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价、优质课程评比、教学成果评比、教师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竞赛等要素。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包括质量标准条件保障过程管理自我评估反馈调节改进等。

九、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操行合格,且必须同时达到以下条件,方可获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1.取得的总学分达到学分及101学分以上,其中,综合素质课程学分达到23学分;职业能力课程达到36学分及以上;综合实践课程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人文素质网络课程达到12学分及以上。

2.建议首先取得Java Web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Java Web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有能力同学还可以取得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网页制作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

 

十、附录

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单(要求6-8人,校内3-4人)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1

殷树友

  

计算机应用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

  

  

计算机应用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3

张亚辉

副教授

计算机应用与数字媒体学教师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4

李丽娜

副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5

张永强

高级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东软教育科技集团

6

宋怀明

高级

工程师

大数据总工程师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执笔人:李丽娜       

审稿人:殷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