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举办“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系列活动之课前十分钟演讲(二)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抓住院校育人根本,增强文化育人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底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会计学院持续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第二期主题是“忆经典往昔,念传统美德”。同学们根据本期主题对传统节日故事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向老师和同学们诉说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和传说,这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演讲人:大数据与会计2202班王嘉星
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能在这一天相遇,七夕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情人节,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一天感受到爱情的浪漫。
演讲人:大数据与会计2205班张超
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因为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故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传统的祭月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祭月、祈求家庭幸福和团圆。
演讲人:大数据与会计2205班刘雨欢
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演讲人:大数据与会计2207班夏畅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演讲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2201班高海蓝
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象征着团圆、和谐与幸福,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之一。在古代,中秋节是交流诗文、赏月会友的时刻,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在这个节日中创作出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演讲人:会计信息管理2202班田慧鑫
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踏青节”、“扫墓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缅怀先人,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此外,人们也会在户外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生命的美好。
本期活动让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知识走进同学们的生活,这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文化的认同感,还让同学们学习如何去珍惜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第三期课前十分钟活动将以“赏唐诗宋词,品生活之美"为主题诉说与诗词歌赋相关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
供稿:会计学院“星火”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