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建立的伪满洲国濒临灭亡之际,为筹集军费,以作最后垂死挣扎,发明了一种新的搜刮民财的招法,即强制发行一种“必胜储蓄票”。这种储蓄票为竖式,分为1944年(康德11年)和1945年(康德12年)两种版别,面额为5角、1元、3元、5元、10元5种,票幅均为长10、宽4.5厘米,两种版的票面图案稍有差异,上边均有向下俯冲的轰炸机群,下边有横冲直撞的坦克;票券中间从上至下分别印有“满洲帝国政府”、“必胜储蓄票”和面额,面额下边印有朱红“经济部大臣之印”,左右两边分别印有发行年份和有效期限,最下边印有“满洲帝国印刷厂印制”字样。除此之外,票券两侧用东北主产作物高粱作边饰,用以象征“满洲国”。整个票券的图案和票券名称充满了殖民统治的血腥和恐怖气氛,也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