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蒙古金融业的新旧交替
1.账局、票号、钱庄、典当行纷纷凋敝
民国时期,战乱纷扰,一些曾在蒙古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机构”不堪困顿,逐渐没落。
2.银行林立致货币混乱至极
账局、票号、钱庄和典当行在蒙古的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段和不同方面均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终因未能跟上蒙古族经济近代化步伐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蒙古族银行业的纷纷林立与繁荣。
3.民间借贷依然繁盛
不论是钱庄、当铺还是银行均可办理贷款业务,但这些业务的对象多以工商业者为主,蒙古族农牧民鲜有参与。
4.邮政储金与简易保险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邮政储金制度发布于1919年7月1日,次年,蒙古族聚居区的邮局开始开办储金业务,丰镇、多伦、满洲里、海拉尔、归化、包头等地的邮局纷纷开展了储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