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促进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几乎覆盖了保险业发展的所有关键问题,对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这也是自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国家关于保险业发展的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文件。
55.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通过
该法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突出体现了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扩大、监管部门协调联动能力提高、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增强三个特点。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反洗钱的专门性行政法律。
56.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1996年以来,我国累计放开、归并或取消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多达100种,中国人民银行尚在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已经不多。2005年的利率改革实现了“贷款利率只制定下限,放开上限;存款利率只制定上限,放开下限”的目标。2007年1月4日,Shibor正式运行。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体系。
57.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挂牌成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组建,邮政网络是邮政储蓄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依托。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将共享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产品交叉销售和业务共同发展,加快推动邮政储蓄事业实现新的跨越。这是继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也是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58.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
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之后汇金公司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与财政部各持农行50%股份。农行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财务重组,包括注资、不良资产剥离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搭建。至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重组圆满收官。
59.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扩散和渗透,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增速回落,11月5日,中央政府发出保增长的明确信号,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十大政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6%,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60.2009年5月1日,创业板正式启动
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高科技企业板块。2002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中国证监会建议,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5月27日,中小企业板正式在深圳启动。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自5月1日实施,创业板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