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004年10月25日,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闸门正式开启
2004年10月25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酝酿已久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政策终于水落石出,这是保险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国九条”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改善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结构和效益,增加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完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9. 2005年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明确投资预期,是管理层稳定股市的重要举措,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判断、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以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股权分置改革揭开了中国股市新的一页。
50. 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公开发行上市的商业银行。2006年9月21日,招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家在内地挂牌后又到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采用“A+H同步同价”的方式上市,是中国证券市场IPO的一个创新。
51.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8年8月6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2.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储备飞速上升。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1996年年底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
53.2006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
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公开发行股票。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公开发行上市,H股发行共筹集资金860亿港元,A股发行共筹集资金200亿元人民币,成为过去六年里全球最大的IPO项目。同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实现A+H股同步上市,总融资额超过200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连创IPO发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和地位有了实质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