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业改革开始全面推进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我国南方,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金融业改革开始全面推进。
20. 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监管执行机构,受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归口管理。它由具有证券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按事业单位管理。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其全部职能及中国人民银行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划归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21.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该决定提出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一个在中央银行领导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以及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这一决定为之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绘就了蓝图。
22. 1993~1996年,宏观调控下经济实现“软着陆”
1993年开始出现了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过热,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整顿金融秩序,强化总行的货币发行和信用总量控制权、利率调节权,有效控制货币信贷供应,稳住币值和物价,同时适时采取微调、预调措施。以清理“乱拆借”为突破口,1993~1995年连续四次加息,重新开办保值储蓄,促使过热的经济平稳回落。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 1996年出现了低通胀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软着陆”的成功范例。
23. 1994年1月1 日,人民币汇率并轨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1949年1月18日人民币汇率产生开始,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制到双轨制,再到单一制,再到双轨制的过程。直至1994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人民币取消汇率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1996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4. 1994年,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
1994年,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挂牌营业。成立政策性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以解决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之后,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了从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分离出来的政策性业务,对实现国有专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电产品出口和支持国家粮食收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