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教学资源建设不停步 专业学习质效有保障

作者:|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05 |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学校坚持早布局、早筹划,多措并举推进新一轮的教学资源建设。

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金融院校专业优势,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国内经济类院校提供了《银行产品》《互联网银行》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依托省教育厅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为全省高校提供了16门优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金融学基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国际结算》等课程被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选用,为更多的同类院校学生提供了居家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在彰显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同时,接受了其他高校教师和社会学员的有效反馈,形成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持续推进了智慧教学平台建设。面对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需要,我校积极推进平台+内容+技术的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本学期择优选择了22门课程开启新一轮慕课建设。经过近一个月的打磨,各课程团队完成了知识点拆分、知识点教学设计、课程风格呈现、PPT制作美化及技术手段选择,疫情虽按下了课程录制的暂停键,但老师们更是抓住线上授课的契机,不断积累教学素材,尤其是疫情下思政元素的融入更是丰富了课程思政相关案例。

智能教学资源制作项目落地。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线上参加“教育教学数字化新机遇与数字化教材建设”培训,拉开了智能教学资源制作项目建设的帷幕。该项目包括智能教学资源制作与发布系统、智能教学资源学习与应用系统、云教材在线编辑器等软件支持,为我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探索纸质化教材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建设提供助力。

课程思政建设正当时。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启动《课程标准》《教案》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增加了课程思政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思政案例元素融入等新要求,将在线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将抗击疫情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抗疫素材,通过总结凝练思政元素,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为我校双高专业建设及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讲好抗“疫”微课堂,传递战“疫”正能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青春战“疫”思政微课堂,截止目前推出五期微课程,通过系列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同时,微课堂也积累了讲好疫情防控专题教案和丰富的案例素材。

撰稿人:柳明花 审稿人:耿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