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研室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为贯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精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职能,务实、创新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现就本学期教研室工作,做出如下具体安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我校为迎接教育教学评估检查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总体的工作要点,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理念更新为先导,以课堂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升教育服务意识、教育科研意识、质量提升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工作质量。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力求新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在学校良好的氛围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内容
1、教学环节管理。本学期物流管理综合技能实验室将全面投入使用并接受检验。这里包括物流概论、物流组织运输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专业英语五门专业课程,会正式启动物流管理综合技能实验软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学习,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以先进的物流软件为实现手段,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物流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物流管理岗位上需要的技能,掌握物流专业的原理与基本操作,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挖掘课程内容深度、广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树立专业理念,强化专业特色,做好新学期教学任务的总体安排、督导工作。
2、强化教学的常规管理。适当组织教研室听课计划,从备课、上课到课后辅导,与各位老师保持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期举行教研室会议或沟通会,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手段,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规范化、系统化。
3、开展教研室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专业课培训。由于物流专业的实践性强,要求任课教师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这里,我们会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参加全省骨干教师物流管理专业的企业顶岗实习,通过企业的实践学习,提高任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任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向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学习其它院校的授课经验、授课方法、授课理念,推动自身的教学水平。
4、科研管理工作。加强课题申报,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
根据学校的要求,按照职称和评职规定,要公开发表省级学术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可针对所教课程和专业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立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也可以结合系里的“创业教育”为题材,进行课题、论文的研究。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教研室大部分教师是由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教学经验还很匮乏,因此,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环节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一方面加强教师的理论专业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升内涵。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或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讨活动,及时反馈信息,以此促进整体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6、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教研室现有两门校级优秀课程,但从物流专业角度看,这还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要尽快打造专业优势,形成专业特色,开展专业课的建设工作,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使物流管理专业更具有适用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本教研室计划物流仓储管理和物流采购管理学两门课程,申请校级优秀课。
三、其他方面
1、本学期中期,将落实完成2010级毕业生实习工作,组织学生到沃尔玛公司、邮政物流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本学期最后阶段,要做好期末考试的整体安排,并针对每一课程的考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3、完成系主任布置的其他各方面工作。
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