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附件
下载附件
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长白山技能名师”遴选工作的通知》(吉教办[2014]1号)和《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计划”和长白山技能名师计划“实施办法(暂行)》,为更好地吸引和造就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高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我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做出贡献,制定本方案。
一、设岗专业建设情况
我校主要依托省级特色专业群设置“长白山技能名师”岗位,共设置2个岗位,设岗专业建设情况如下:
1.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群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该专业以吉林省金融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为导向,树立面向需求、突出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体现了大金融、细专业、服务金融行业的专业建设特色。通过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确定了面向金融业服务和管理基层一线岗位群需要的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拥有“全真、集成、开放”的实践教学基地,广泛开展技能大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集理论与实践一体、学做结合课程体系。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优秀 “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会计专业群
会计专业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试点专业,多年来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该专业以吉林省经济发展及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在面向中小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服务等行业,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础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职业操守为目标的“双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结合,开发以会计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及课程标准体系,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诚信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分层次、有重点、全方位”的培养形式,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教学素养高、职业岗位能力突出、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软硬件建设, 建设仿真性、任务型的会计实训基地;紧紧依托行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营造高度仿真的职业氛围。以会计专业建设带动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资产评估等专业的发展,为吉林省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二、岗位工作目标、任务、教学要求
1.讲授本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指导学生实训,向学生传授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实践技能。
2.指导本专业教师、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级技能竞赛活动。
3.对本专业教师开展传帮带,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建立本专业领域国内一流的技能教学团队。
4.传授先进的产业文明、企业文化和优秀的技能文化。
5.促进本专业与国内外领先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三、拟聘人选条件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事业心强。具有团队精神,诚心传授技艺。
2.中华、省级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术能手,国际、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3.年龄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四、岗位管理及预期工作成效
1.聘用人员与学校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三年,聘期内全职在我校工作。其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权属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2.对聘用人员履职情况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目标管理,对于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达不到预期工作成效者,停发岗位津贴;对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法律的,解除其聘任合同,撤销“长白山技能名师”称号。
五、学校保障措施
1.“长白山技能名师”每人每年给予20万元人民币岗位津贴,岗位津贴视同省级奖金,按相关规定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2.重点支持由“长白山技能名师”牵头的科研项目、教学团队、课程开发等建设项目。
3.“长白山技能名师”为学校特聘岗位,其编制、岗位聘用、工薪待遇等问题学校按省里有关规定执行,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