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领导参加2013中国金融教育工作座谈会
5月24日,中国金融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吴晓灵,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初本德理事长,以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上海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等全国19所财经金融院校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名誉理事长吴晓灵女士肯定了江西师范大学厉行节约、认真办会的精神,希望大家围绕“交流、分享、合作、发展”的会议主题,充分利用金融教育基金会平台,达到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与会代表围绕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办学、与金融机构和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合作培训、承担研究课题、设立实习和创业基地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还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2013年开展的“金融知识进社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建行杯”大学生创业竞赛、“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活动,以及编写《中国人民银行原行属院校发展史》等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我校党委书记孙杰光在交流发言中肯定了基金会的原创性、专业性和公益性,对于基金会多年来在提高金融从业者素质、普及公民金融知识、扶贫资助、表彰奖励、境内外培训等方面,特别是推动行属院校密切联系方面做出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孙书记介绍了我校拓展外延、提升内涵、凝聚力量,推动学校强校升本的工作思路及推进情况,对由我校发起、多个金融机构参加的吉林省内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的调研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针对本次会议的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各行属院校自愿参加,成立全国金融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建立原行属金融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资源共享、政策共用、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工作互促、交流互动的工作平台;二是建议扩大“金惠工程”覆盖范围,把农业大省吉林省相关县市纳入到活动中,并适时将“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拓展为“金融三进”,即“金融进社区”、“金融进乡村”、“金融进企业”,更好地实现金融惠民、金融惠农、金融惠商,从而推进普惠金融的进程;三是建议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征文的质量,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在座谈交流中,吴理事长强调指出,推进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利用好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个平台,基金会要为院校保持和加强与金融业的联系,做出更多的努力,发挥更好的作用。金融院校要发挥行业优势,多培养适合金融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发挥行业背景优势的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差异,形成各自的特色。各校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梳理金融学科最基础的知识,首先把基础打牢,同时关注网络金融等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对传统金融形成的冲击。金融院校可尝试借助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个平台办师资培训班。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可先从现有的金融院校做起,择机面向社会拓展到其他院校,她强调社会实践项目要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作为重点。